吴国勇  /  《中国“白宫”》

摄影师    吴国勇

拍摄时间  

拍摄地点  

作品简介

拍摄者自述:
这里所说的“白宫”并不是一个准确的称谓。乳白色的外墙,皇冠形的穹顶,柯林斯石柱鼎立的三角门楣,这是“美国国会大厦”的典型标志。只是中国百姓大多分辨不出白宫和国会山的区别,笼统都叫做“白宫”,这很有趣,对美国模糊不清的认知似乎广泛存在于中国普通民众的心中。
“白宫”大概是在中国被模仿得最多的建筑。上到各级政府的办公大楼、下到一些富人自建的别墅,都能看到“白宫”的影子,蔚为成了一道独有的景观。
那些模仿“白宫”的公共建筑譬如政府大楼,大多遭遇过社会各界的抨击。设计界认为这是抄袭,没有自己的创意。老百姓则认为这劳民伤财,是一种腐败行为。不时有当地的政府官员因为贪腐下台,会佐证并强化这种说法。但与中国更多气势恢宏的楼堂馆所相比,“白宫”式建筑一定多花钱,显然并不是证据确凿的事实。
端庄、典雅、尊贵的美学意义,以及其赋予的权力象征和政治含义,无疑是“白宫”式建筑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只是我们无从揣测每一座“白宫”式建筑的主人和设计者们当时更偏重于哪一种考量。
在这些外形几乎一模一样的“白宫”式建筑中,法院大楼占到相当大的比例,这和“国会山”原本的建造理念有没有相通之处,不得而知。从时间上看,所有这些“白宫”全都是在中国自1979年实施改革开放这40年内建造的,很耐人寻味。那座美国白宫与中国祈年殿中西合璧的建筑,更像是中美关系的隐喻。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这些“白宫”式建筑物一边被非议着,接受人们的指指点点,一边又在毫无特色的石屎森林里显得鹤立鸡群,卓尔不凡地存在。俨然成了令人尴尬的一座座中美两国交往的“纪念碑”。
从2019年7月起,我用一年多时间游走在中国各地,探访了100多座这样的“白宫”式建筑,从中找寻美国在过去40年内影响中国的蛛丝马迹,慨叹中美两国关系陷于冰点的现实,关注两个大国间或割裂或弥合的未卜将来。

评委点评

那日松:类型学式的拍摄手法,开拓了纪实摄影新的边界,100多座象征权力的“中国白宫”影像,是对中国社会现实与意识形态分裂最好的“纪实”。
顾铮:这个题材之前也有人涉及,但就目前所见,可能是最集中与深入的。摄影语言与风格也比较一致,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完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