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 | 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奖结果揭晓
2019年12月12日 11:12
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简称“侯奖”)评审会近日在深圳召开。本届“侯奖”于2019年4月9日正式启动报名,至10月10日截止。期间,组委会共计收到93271件申报作品。按照本届申报规则(详见本届章程及评选细则),有效申报项目数量为291个(270位摄影师)。在有效投稿量上,本届投稿系历届之最。
本届组委会——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为拓宽“侯奖”的视野,探索新的评审机制,从在地出发,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艺术评论家、前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担任本届“侯奖”评委会主席。经由学术委员会的推荐,评委会主席及组委会通过多番讨论并综合考量各方因素,邀请五位不同领域的专家担任本届“侯奖”评委,包括曾任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执行主任的河南摄影家协会、河南艺术摄影学会名誉主席、摄影家于德水,曾任第一、二、三、六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的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小彦,曾任第五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的《中国摄影》杂志原主编闻丹青,以及首度担任评委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荣休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启耀和陕西民间纪实摄影发起人、策展人石宝琇。
经过约一个月的评选,本届“侯奖”获奖项目为3个,提名项目为7个,入围项目为33个。
获奖项目(按终评得分高低排序):廖璐璐《姐妹2011-2021》、陈杰《俯瞰污染的大地》、周强《生》。
提名项目(按终评得分高低排序):曾翰《超真实中国》、王大可《来自表弟小宇的信》、魏承庆《寻找光明之路》、王子怡《劳动力市场》、刘莉《乡村戏班》、李峰《哭泣的岱海》、陈杰《悬崖村的变迁》。
入围项目(排名不分先后):葛亚琪《龙翔桥》、王双跃《“背篓”人生》、陈建华《夹缝之地—城•村共生》、陈劲《小镇青年档案》、吕廷川《华不注》、齐水勇《他们 她们》、史阳琨《怀旧之邦》、田建明《江南弃儿》、吴凡《精神原乡》、孙旻焱《我是路人甲》和《中心之城》、张晓武《乡村系列之<乡村学校>》、王晴《异乡•故乡——新疆伊犁俄罗斯族人迁徙历程及血统演变》、吴浩《十一家——以扶贫搬迁为中心的苗寨影像考察》、方云峰《苏撒坡的密枝林》、顾勤《致亲爱的》、吴国勇《无处安放》、牛宏岐《我在西海固疼水》、尤兰达(Yolanda vom Hagen)《北京蓝》、邹京耀《<网红打卡>系列》、杨文彬《大盛世》、德戈金夫《新草原照相馆》、张建忠《在路上》、梁钧堂《摩托车大军回家过年潮》、段浩明《山河故居》、商华鸽《生死悲欣》、李洪涛《温暖阳光永远守望》、武靖力《中国式网络生活》、王闻博《默碑——废墟与废弃工厂摄影》、张幕《故城——古格王朝遗址和周边居民现状》、郭国柱《城岭》、廖莉文《600年大明遗风》、唐寅《浪漫之地》。
No.1 廖璐璐《姐妹2011-2021》
大学毕业后,丽霞走出了乡村去深圳打工,亲身经历了一个打工者的酸甜苦辣,从公益机构的一名志愿者开始踏入公益行业。
······”
No.2 陈杰《俯瞰污染的大地》
“一直以来,在国内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东北地区、沿江沿海贫困地区,为发展经济,不断承接着来自相对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给原本生态脆弱的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