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陈卫星点评第七届“侯奖”获奖项目周强《生》:回归天人合一的感受
2021年03月10日 11:42
摄影师导览
周强,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获奖者之一
《生》是由我的个人生命体验或者说个人经历生发的一个作品。
我十二岁就辍学了,没有再上过学。有一天,我在江边钓鱼的时候发现长江里飘来了很多死鱼。当时很好奇这些鱼是从哪里来的,我就迎江而上,在一个渡口看到很多透明的塑料袋。我就和那里的船夫聊天,他说上午有人放生,有些鱼上午被放生,下午就死了,有些还活着,头朝上、“苟延残喘”的样子。
《放生池》是《生》这个项目的第一幅作品。2017年,我去了一趟成都昭觉寺。当时看到这些乌龟在晒太阳,假山上的鸽子在求偶。这个画面把我带回了十二岁在长江边目睹的放生的情景。
后来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人在生存的过程中,人的生存跟欲望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善待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说,当我们要去获取一些东西的时候,是否能多考虑一下我们同时会失去哪些?
我从2017年就开始了《生》的整个创作。我去到很多城市,山、河,边走边拍摄。所有的画面都是在一个非常感性的情况下拍摄的。我自己非常地迷恋这种在外面行走的方式。我背着我的包、相机,一个人,每天走四十公里,边走边拍。每一次出门大概就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现在在展厅的这些作品都是从2017年到2020年6月拍完的。所以《生》是花了四年的时间完成的。
这个作品对我来说不仅是获取了图像、获取了作品,更多的是我在整个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修行、自我思考。
专家点评
陈卫星,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乍一看,这个项目好像平淡无奇。但是我个人感觉,这个年轻人(周强)在经年累月的创作历程中反复向我们提供一种他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提供一个关于生命的质感、生命的形象、生命的形态、欲望等的外观。
应该说,他的感悟和我们的文化传统还是有关系,当中有一种老庄美学的体验和感悟,而且着重表现的是传统中已经存在的个体感受。(《生》)出现的形象都是一种个体化的形体结构。这些形象出现在当代生活场景/环境中,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抽象联系,让观众从中慢慢体悟。
我觉得也是给这个作品《生》做出了一个最好、最丰富的定义,因为每个人都能从中想象我们个体化的生命形态,应该如何跟这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融,又回到传统文化中所说的天人合一的一种感受当中。我觉得这个挺好的。
【相关阅读】
正
在
展
出
展览名称:时间颗粒——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展
展览日期:2020年12月6日至2021年6月30日
展览地点: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主办单位: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组委会、深圳市越众历史影像馆
策展人:孙粹
学术支持(第七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学术委员会):
陈小波、邓启耀、顾铮、李媚、石宝琇、孙振华、闻丹青、于德水、杨小彦、张献民、郑梓煜(以姓氏拼音排序)
温馨提示:自2020年12月15日起,该展实行付费参观制,猫眼、大麦、活动行均可购票。疫情防控期间,每一位到场参观的观众在入馆前,请佩戴口罩,出示个人身份证原件和购票信息等,同时提供本人实时“深i你”健康码进行核对、登记,并接受体温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