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洁  /  《SARS背影——非典后遗症人群纪实》

摄影师    张立洁

拍摄时间  

拍摄地点   北京

作品简介

2003年,一种未知病毒侵袭中国,SARS——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在中国大陆迅速蔓延,高死亡率和高传染率带来了巨大恐慌,很多人为此付出了生命。
在全无经验的情况下,激素类药物被大量用于非典紧急治疗,特别是在非典大爆发时期的北京。而激素的超剂量使用被广泛认为是非典后遗症——股骨头坏死的“真凶”。严重的股骨头坏死,以及肺部功能障碍、脏器药物性损伤等一系列非典后遗症将他们永远的留在了SARS那拖长的阴影之中……
股骨头坏死被喻为“不死的癌症”,尽管有关后遗症产生原因至今未形成统一说法,但超量使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这一医学常识却很难被忽视。非典后遗症患者大都丧失劳动能力,离开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要么“退休”在家,病情“严重”者则住进疗养院,日常生活难以自理。更严重者已更换人造股骨头关节,而据现有医学水平,人造关节无法再次更换,且使用寿命预计只有十几年,这就意味着他们中的很多人将不得不瘫痪在床,度过生命的后半程。
在拍摄非典后遗症人群的过程中,无一例外的是他们被彻底扭转的人生轨迹,他们经历了身体上的生死考验,活下来还必须挺过又一场精神上的炼狱——歧视。
当未知病毒侵袭人类,“全民动员”的方式帮助我们更快的战胜病魔,但同时它的运行机制是将风险分摊于社会成员,危机过后,曾经恪尽职守,在最危急的关头做出牺牲的人们是否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而不是歧视;被无辜感染的普通人,是否应该得到精神上的抚慰和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持?
时间在慢慢冲淡人们对SARS的恐怖记忆,号称7天建造起来的“小汤山奇迹”——北京小汤山非典医院也已成为一片废墟。为了忘却的纪念,谨以这组照片献给在非典疫情中被无辜感染的人们。

评委点评

崔卫平:富有人道主义精神,关注社会痛点,技术上也成熟。

李媚:张立洁的作品以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切入了社会存在在带有创作性的题目。而且,张立洁的拍摄在不断的进步,使得其影像语言趋于成熟。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张立洁为这些拍摄对象争取社会帮助所做的努力,这是纪实摄影的力量与道义所在。

晋永权:关注、关怀,坚守纪实摄影的底色。

顾铮:抵抗遗忘,揭示被遮蔽的现实,值得支持。

杨小彦:“非典后遗症”本身就是一个被社会忽视的现象,经摄影者的追踪与揭示而引起社会关注,本身就显示了摄影的力量。基于此,张立洁的“非典后遗症患者”理应获得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