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侯登科精神”是认同侯奖的所有人的精神合集
2023年04月10日 16:22
3月11日下午,由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简称“侯奖”)组委会、越众历史影像馆主办的第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颁奖典礼、“对轻量化说不——第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展”开幕式、“侯登科的精神和纪实摄影的边界”主题论坛于越众历史影像馆举办。
越众历史影像馆馆长黄丽平主持开幕活动,介绍出席嘉宾
越众历史影像馆学委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致辞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作为越众历史影像馆学委代表在开幕活动上致辞,“越众历史影像馆一直以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对历史的情怀持之以恒地走过了快十年的时间。近十年里,我们全体学术委员会的委员都潜心尽力地支持越众历史影像馆,我们用我们的绵薄之力来支持这一项民间的伟大事业。因为像应宪这样有情怀的人并不是太多,他以自己的努力让这样一个具有收藏、展示、研究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博物馆能够在中国历史影像方面独开一枝,让我们看到了影像的历史和内容,显然这是今天的稀缺。正是因为有了越众历史影像馆的存在,我们才能看到保存历史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应宪等一批爱好者或者有情怀的收藏家对历史影像包括基建工程兵、老兵的系列收藏,就很难建起一个完整的收藏脉络。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落户越众历史影像馆已有两届,这两届的成果我们也是有目共睹,而本次展览中所反映出的纪实摄影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关心社会的现状。这些关注、这些反映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一种镜头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们反映出整体社会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像获奖项目《大汖村最后十三人》中13位村民的故事,他们没有走出乡村,没有像年轻人那样被城市所吸引,他们对于延续农耕文明的坚守情怀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农村的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显然这次是一个特别的展览,不仅仅是摄影,不仅仅是历史,不仅仅是记录,而是包含众多内容,相信每一位看过展览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叹,艺术是伟大的!”
第七、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主席孙振华与第九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主席李媚交接仪式
李媚致辞
在正式颁奖前,第七、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主席孙振华宣布第九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评委主席为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发起人之一李媚,并为其颁发评委主席聘书。李媚在致辞中说道:“我一方面诚惶诚恐,一方面心里又觉得无比踏实,感觉这是我所接任的一份轻松工作。这么说是因为一切的基础、一切的框架、一切具体的规范,孙振华已经为我们制定好了,所以‘侯奖’是在他所制定的一切工作规范里面开展的,那我就比较轻松。在此非常感谢越众历史影像馆,因为‘侯奖’从开创以来到现在已经第九届了,从第一届到第六届我们都是游击队的状态,干了这一届不知道下一届的钱在哪,不知道能不能办。但是自从我们把它交给越众之后,我们看到第七、第八届,越众真的是非常尽职尽心尽责的团队。我想这里面不仅是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相通、精神上的相通。在当下,坚持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的宗旨、坚持学术追求的确是一件不太容易,但是又必须要的事情,如果没有这种坚持还要我们这些人站在这里干什么呢?所以我想这就是我们这些人存在的理由。”
随后,出席嘉宾陆续为入围项目代表摄影师陈亮(《归去来兮》)、曾戈(《新城》)、李小舟(《隐逸的白鹿》)、陈秋实(《难平》),提名项目代表摄影师占有兵(《手工劳动时代的打工生活》),获奖项目摄影师王晓岩(《大汖村最后十三人》,代领)、王士杰(《青春》)、谭秋民(《和谐》)颁奖。
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梁宇(左一)与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发起人及学委于德水(右)为入围项目代表颁奖,入围项目代表包括(左起):陈亮《归去来兮》、曾戈《新城》、李小舟《隐逸的白鹿》、陈秋实《难平》
深圳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尹昌龙与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学委、《中国摄影》杂志原主编闻丹青为提名项目代表颁奖,提名项目代表:占有兵《手工劳动时代的打工生活》
深圳市委原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策展委员会主任、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学委陈小波为获奖项目颁奖,获奖项目包括:王晓岩《大汖村最后十三人》(代领)、王士杰《青春》、谭秋民《和谐》
王士杰、谭秋民作获奖感言
王士杰在获奖感言中说:“我以后会把‘侯奖’作为我自己的一个起点,我觉得要把有限的时间记录下来,不要虚度有限的时间。”谭秋民认为他在用自己的作品向侯登科致敬,“因为我的作品没有脱离侯登科精神,也就是面对当下社会问题,直接面对,去关切,借助现在的科技手段用更加艺术化、行为化的提醒或者警示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跟侯登科先生生活的时代已有不同,特别是精神层面,比如尊严、隐私等等,不能回避,我们都要直接面对。当然现在的科技手段给了我们做这种用艺术表达的可能性。所以我想我的作品做到既关心社会又借助新的科技手段、艺术化的表达,面对社会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关切,甚至担忧。”
王晓岩因故无法来到现场,他在获奖感言的视频中分享了和侯登科的缘分,“这大约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上个世纪90年代初,那个时候我刚学摄影,在陕北的一个庙会上遇到了侯登科先生。经过朋友介绍,我们认识了,这算是结了缘。没想到的是这个缘分竟然持续了30多年”,“今天我想用这个奖项向侯大哥致敬。侯登科先生一生致力于纪实摄影的探索与实践,并在身后留下了一把传递的火炬。所有‘侯奖’的参赛者和获奖者都是这把火炬的传递者。今天我也非常荣幸地成为其中的一员,在高兴的同时也倍感鼓舞。”
颁奖结束后,深圳市委原常委、宣传部长邵汉青宣布“对轻量化说不——第八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作品展”开幕。
“侯登科的精神与纪实摄影的边界”主题论坛于颁奖典礼暨展览开幕式结束后在越读学园召开,由越众历史影像馆馆长黄丽平和第八届“侯奖”评委、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研究员郑梓煜各主持上、下半场,分别探讨“侯登科的精神与纪实摄影实践”和“‘侯奖’学术问题探讨之纪实摄影的边界”两个主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侯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探讨“侯登科的精神”不应只是侯登科的追思会,更应该结合摄影师们具体的摄影实践去重新认识、重新理解“侯登科的精神”。由此,论坛的上半场邀请了侯登科研究者、写作者、策展人胡昊,以及既是摄影实践者又是“侯奖”获奖者的王士杰、陈荣辉分别进行主题演讲,以各自的摄影实践与理论研究经验谈谈当下年轻人理解的“侯登科的精神”;再请“侯奖”资深的学委成员对主题演讲作回应。策展团队将此视作对“侯登科的精神”的一种传承。
主题演讲:胡昊《薪尽火传:2000年代以来的中国纪实摄影考略》
主题演讲:王士杰《〈青春〉的心路历程》
主题演讲:陈荣辉《Documentary,Documentary Style,Near Documentary》
“侯奖”自2007年开展首届评选至今已逾十五年,“侯登科的精神”不应止步于代表侯登科一个人,而是包括了“侯奖”发起人、学委会、评委会以及参赛者等认同“侯奖”的所有人的精神合集。这也是“侯奖”组委会设计新的视觉形象时去具象化的用意所在。
论坛的下半场围绕“纪实摄影的边界”展开。回顾第七、八届“侯奖”的评审经验,关于纪实摄影的相关学术问题的讨论一直存在,比如第八届“侯奖”终评会上提及的纪实摄影的边界问题。
主题演讲:谭秋民《打破传统纪实摄影边界的有益尝试》
主题演讲:亚牛《言外之意》
主题演讲:陈秋实《纪实摄影——被拆解的遗产与被胁迫的冲动》
这个主题源自于第八届“侯奖”获奖项目之一《和谐》。谭秋民在创作《和谐》的过程中将一台开启工作模式的相机“随意”地放在现场中的某个位置,然后通过手机软件对相机进行操控,捕捉那些出现在宜家商城中的形形色色的人们,商场空间俨然成为一个现实版的“家”的剧场。同时,摄影师本人又置身画面当中,拍摄者干预拍摄现场引发了评委们对纪实摄影的边界的讨论。
是此,“‘侯奖’学术问题探讨之纪实摄影的边界”成为了本次论坛下半场的主题。下半场邀请《和谐》的作者、摄影师谭秋民,以及两位含双重身份且具有国际视野的嘉宾——资深媒体人、摄影师亚牛和第八届“侯奖”入围项目摄影师、《中国摄影》编辑、艺术家陈秋实做主题演讲。该部分由美术馆人、策展人、批评家、史论家等多个领域的学者作回应,以作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讨。
现场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