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专家点评汇集

2019年10月11日 14:46侯登科纪实摄影奖

第五届侯登科纪实摄影奖于2015年展开评选。下为部分评委专家对部分参与摄影师的作品点评。

一、评委

顾铮、任悦、张献民、闻丹青、王宁德、李媚、高初

 

二、评语

1、获奖

(1)海忆水

参选作品:《流放》

专家点评:                            

a.任  悦

       站在外面看青海,它是一个具有异域情调的被摄对象,而海忆水却选择了一个“危险”的路径,在和其共处的过程中,探入内部;谓之“危险”,是因为这其中的事实——青海复杂的文化现状与历史背景,并非容易把握,但观看海忆水的照片,即是一种松弛的捕捉却也是一种自觉意识下的必然产物,这让我更是期待他最后完成的作品。

 

(2)刘  涛

参选作品:《<天外>,一个关于上海天潼路与外滩的专题》

专家点评:                           

a.王宁德

       刘涛的《天外》拍摄的是上海的天潼路和外滩,两词的字头共同构成了这个不无嘲讽的专题名字。天潼路是一条遭遇拆迁的道路,脏乱无序;而外滩则是上海甚至全中国最热闹繁华的所在,两者的形象毫无联系,甚至是对立,但是在《天外》这个专题里,影像内在的气质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天外》的意义不仅在于刘涛在特殊时代的庞杂景观里截取了一个断层,人群里的秘密,黑暗中的苟且,隐藏于华贵表面下的龌蹉,都在闪关灯的照射下无所循形,哪怕是在最华丽的灯火笼罩之下,摄影师依然执着于他的冷静观察,快门往往张开于表象瞌睡的瞬间,他用他的机警和偏执,“无理”的掀开开黑暗的幕布,让真实伴随尴尬揭穿自欺欺人谎言。

       和早先的维加乃至布拉塞一样,刘涛也总是在夜色里穿行,他把《天外》的工作范围限定在两条路里面,笃信这个切片包含了我们最需要的病理信息,对于黑夜——这段占据了世界一半的时间里,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派出一个使者,抖落皮袍下面的虱子,记录和曝光这个复杂系统里的秘密和罪恶。

       《天外》并非说外滩,也并非说天潼路,“而是我们所处的大都会的灵魂,它真正具有的魅力并非物质的优越,而是内部深处那种又粗鄙又温柔的交融荟萃。”

 

(3)唐  帆

参选作品:《沉默的独白》

专家点评:                            

a.高  初

       唐帆的这组图片打动了众多的评委。作者生活在上海这样一座喧闹的当代都市里,而这些围绕他的生活的图像却异常宁静。这些图像是一部现实中的自传,是作者的生活经历的记录和和情感的独白。唐帆“愿做这世界的聆听者”,而自传式的图像背后则是“一个很普通的青年,追寻幸福,分享人生”的日记——寂静与喧嚣、陌生与靠近、孤独与亲密——“我依然还活着,还很年轻,难道这还不够吗”?而唐帆的经历与故事是无法诉诸言语的,不得不用“身体和相机去书写”。这也正是这组图像打动人的地方。唐帆的作品也将告诉我们,如何将个人的生命体验带入到社会性的题材中。

 

2、提名

(1)李  劲

参选作品:《蔺草客》

专家点评:                           

a.张献民

       给予了色彩/饱和色彩一个充分的理由。部分抓拍深得经典纪实摄影精髓。

 

(2)占有兵 

参选作品:《打工——东莞制造业农民工生存实录》

专家点评:                            

a.张献民

       持续、宽阔地记录了中国沿海大工厂的做工和生活。

       须自我控制,在传播中注意针对性和条理。

 

(3)苏呷此色

参选作品:《<土地的主人>—布拖阿都彝人生活纪实》

专家点评:                        

a.张献民

       杰出的民族志影像。是长时间拍摄的结果。自然地展现了人物们的尊严。

 

(4)张星海 

参选作品:《北京地铁剧场》

专家点评:                            

a.闻丹青

       地铁是北京市民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工,到即便是拥有私家车的中产白领,都会经常搭乘地铁,这里是真实的社会众生相,除了看不到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已有海外知名摄影师拍摄过这一题材又有何妨,利用每日出行机会,,深入拍摄不断积累,多年之后必有惊人醒世成果。尝试更多的拍摄手法和寻找个性化的观察方式也许锦上添花。当然可探讨的问题依然很多,比如与拍摄对象的关系,比如抓拍、偷拍、偷窥的道德伦理,比如肖像的权利。

 

(5)凌  飞 

参选作品:《缘生-藏地影像》

专家点评:                            

a.王宁德

       摄影的画幅和长宽比例有约定俗成的样式,凌飞使用了宽幅相机来呈现它的专题。这个决定直接对应了他所面对的高原地理环境,由此我们看到了人物处在一个宽广的视野里,他们在收割青稞,搭建房子,放牧牛羊,而这一切通常映衬在云雾缭绕的天空下,远处则是苍茫的山峦以及并不肥沃的土地。大人们在冷冽的空气中劳作,孩子们在河水里嬉戏。

       我们可以看到凌飞的影像里对节奏的控制,也有对距离尺度的把握,在平和的视角里既保有外来者的好奇也让人感到他的克制,这对于一个“被藏人对生命的态度所打动;因着人性和信仰一次次进藏去了解,去感受,去拍摄”的摄影师来说,并非易事。

       凌飞将他的专题分为日常生活和宗教生活,但是就像他自己描述的一样:“实际上,在藏地,宗教和日常是包容在一起的,宗教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在这两个部分里,这些人和景物平实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这些人的行为没有被夸张或神话,没有妄自猜想或者添加他们的所谓的“精神世界”,除了广阔的视角——而这个语言用在这里显得恰如其分。

 

(6)禤灿雄 

参选作品:《南方》

专家点评:                           

a.李  媚

       作者与占有兵同样是外来广东的打工者,但是拍摄意图与叙述完全不同。也许是作者有一种用相机寻找自己位置与身份的企图,因此,使图像似有一种涌动的个人意愿。遗憾的是这些图像太过模糊和含混,因此显得有些弱。

 

(7)尹永宏

参选作品:《南疆记忆》

专家点评:                           

a.李  媚

       作者所具有的视觉经验与能力使图像与之拍摄的主观意图:“通过成果作品凝聚国家民族的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这也是本项目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似有游离。图像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解读的多意性。作者主观上的宏大叙事与图像自身所产生的强烈的差异性,形成比较有趣的现象。也许这种现象正好证明了:存在具本身的自在性,这是摄影魅力的其中之一。

 

(8)陈  亮

参选作品:《在水一方》

专家点评:                            

a.高  初

       在陈亮的这一组围绕太湖的专题《在水一方》中,打动我的照片,并不是似曾相识的审美状态和镜头语言,而是图像中不经意地传递的“溢出的情绪”。从这一点而言,这样的选择太过私人化,我并没有考虑摄影师投入的努力和作品的完整性,我所赞许的是摄影师的未来和可能。或者说,这是对于参与侯登科奖的有才华的青年摄影师们的未来的期待。

 

3、入围

(1)范石三

参选作品:《长城的尽头》

专家点评:                           

a.高  初

       不同于诚恳、勤奋而带有人文关怀的纪实摄影,这一组片子带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当下的记录性的摄影?作个比喻,这组作品并不是一篇完整文章的投稿,而是几十页日记或随笔。那些琐碎的片段让人迷恋。但是我又知道,这里面的很多图片是不写进正文的。摄影师诚恳地将其展示给我们,着实让人感动。侯登科奖可能是安静的,可能是激烈的,它的取向是情怀,是一个年轻人默默地驻留的荒野间,寻找没有人出现的史诗一幕;是一个年轻人安静地驻留在村庄里,去寻找值得讨论的,不能用几句话概说的当下现状与人的生存。这样的努力是很难轻描淡写的,是复杂、丰富、含混,难以用鲜明的立场表态的;但这又可能是未来的可能性,是讨论的新的问题的起点。这样的努力即使是脆弱的,但是并不是重复别人的话。是一个纤细、脆弱又自我的起点。

 

(2)李弋迪 

参选作品:《Smells like teen spirit》

专家点评:                          

a.李  媚

       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内部”观看,难得真诚不做作。这段大学生活的鲜活记忆与青春期状态,提供了大学生活丰富而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心理碎片。

 

(3)王伟涛 

参选作品:《高原村小》

专家点评:                          

a.李  媚

       镜头里的孩子们生动、活泼,与作者作为一名刚毕业就到边远地区无名学校支教的教师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使图片产生了一种“内”的观看角度。但是,作为读者,观看的不满足也是非常强烈的。不知道作者的支教时间有多长?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作者能够真正与孩子们撕混在一起,建立一种亲近的镜头关系。

 

(4)王昌庶

参选作品:《那样童年》

专家点评:                          

a.李  媚

       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是这些年越来越凸显情况严重与恶劣的问题,尤其是毕节儿童自杀事件之后,对国人带来的揪心与震动更是剧烈。王昌庶在这样一个社会存在面前能够关注于于凉山地区的留守儿童并体现了有一定程度的专注。希望作者能够收缩到更小、更具体的范围,坚持跟踪下去,并且让这些儿童带引到作者到孩子们生活的更深处。这类的拍摄需要持久的耐心与爱。在这方面,独立纪录片是可以成为范例的。

 

(5)黎  明 

参选作品:《游山玩水》

专家点评:                          

a.王宁德

       黎明的“游山玩水”系列取自各种旅游景点和在其中游玩的人们,他在此置身事外,成了游山玩水之外的一个旁观者。

       在传统的视角中,人和景的互为映衬本是一种和谐和审美,但是在黎明的镜头里,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格格不入,在他营造的幽默里集中了荒诞和集体无意识。在这样的“有人的风景”面前,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种荒诞感的来源,为什么如今我们在自然面前(哪怕是未经改造和毁掉的自然)显得如此的不自然,我们的兴奋显得手足无措,没有了曾经“凭栏远眺”的优雅、“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没有了风骨,没有了精神”。

       慌张的人,游玩的人,喝啤酒的人,嬉笑的人——以及人群后面的风景,在黎明的眼里构成了另一种风景,这种风景似乎和美丑没有关系,只是共同指向一种深切的虚无。

b.任  悦

       黎明让我惊讶,关于三峡,他不断有新的作品,各种类型的作品。我却有点喜欢这种“混乱”,他的表达不受拘束,而现实也正是这般混乱,用统一的风格框取反而显得刻意——货架上的商品大概最需要统一。唯一的建议,也许黎明应该给他的每一个子命题做好小结。

 

(6)李颀拯

参选作品:《怒海谋生者》

专家点评:                          

a.王宁德

       为了拍摄这个专题,李颀拯考取了中国远洋《海员证》,跟随渔船3次出海拍摄,最远到达太平洋海域,时间最长的一次在公海上飘流2个月,将怒海上捕捞作业的场景呈现出来。

       尽管照片的真实性和摄影的纪实功能不断被讨论乃至质疑,但每隔一段时间,我们还是会看到摇滚英雄一样的拍摄方式——他们最大程度的贴近拍摄对象,穷尽光线、镜头和快门的可能,摄影师和拍摄对象面临同样的环境,因为要完成拍摄任务,往往要承担比拍摄对象还要多的危险,在这样的影像里,我们似乎能感受到摄影者的激情和镜头前的喧嚣,这样的图片会带来切实的现场感受,让人们依然相信“摄影真实”的力量。

       对比作者在说明中谈到的海洋生态恶化,渔业资源枯竭,物种保护等等的主题来讲,这组图像给人感受更深的还是这群在怒海中谋生的人的形象,他们在风雨和巨浪中劳作,忍受孤独和无聊,遇难时相互救援,而亲人则在海边跪拜为他们祈求平安——尽管已经是一个现代社会,但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由此,这些影像才让人如临其境,摄影师想要表述的问题也似乎得到了呼应。

 

(7)黄臻伟

参选作品:《先城计划》

专家点评:                            

a.王宁德

       《先城计划》是黄臻伟从2014年开始拍摄的一个持续摄影系列。这些沉默的图像,似乎更适合来描绘一本未来主义反乌托邦小说里的场景。然而,黄臻伟向我们展示的是来自一个超过1.3十亿人口的快速现代化国家的城市景观。

       在这些照片里,我们观察不到任何生命体。人体和人类的行动显著缺席,而我们看到的只是完成和未完成的建筑物并存。曾经驰骋在辽阔的草原上的马群现在冻结在时间和空间里,永远锁定在巨大的水泥平原上作为经济发展的古迹和文化理想的象征。

       黄臻伟运用图像原素中的对比,对称,和错位来激发人们思考空性、缺席等人类活动中荒诞的一面。在照片里,空旷的广场和水体与城市的天际线形成对比,人造景观的对称几何体投射尖锐的影子,切入自然环境自由流动的轮廓。在这些“先城”的城市里,传统住宅与现代的高楼大厦共存于一个后现代的情景,各自的居住者同样缺席,各自同样缺乏文化意义。或许,完成和未完成的分离是《先城计划》系列的一个暗流主题,其重点突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未完成性,同时暗示着像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所形容人类社会和经济进步的“未完成工程”。

 

(8)薄高鹏

参选作品:《“草民”》

专家点评:                            

a.闻丹青

       冬虫夏草,一种神奇的植物,一味神奇的药材,最神奇的是从1970年代到现在价格上涨一万倍,难怪央视黄金时段都超长时间广告“嚼着吃”。河南摄影师薄高鹏直达虫草利益链的源头,历时数年与挖虫草的藏民一同登上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纪录在高高雪山上虫草采集艰辛的全过程,也提示人们愈演愈烈的冬虫夏草挖掘,代价是高寒地带雪线之下的植被遭受难以想象的破坏,十分脆弱的高原环境遭受难以恢复的伤害。高原如何持续,虫草如何持续,当地的藏民如何持续,作者发出一连串问号。

 

(9)邓  海

参选作品:《木轮车记忆》

专家点评:                           

a.闻丹青

       木轮车早已进入博物馆,有人居然在今天全球GDP第二的土地上,发现还在经常使用的这块活化石,作者可谓有幸。我反复看了几遍这组图片,其中不乏精彩照片,作者连续多年追踪这一地区,围绕木轮车拍摄大量图片,精神可嘉。但我还期望知道:木轮车为什么会在这个地区得以保存和使用?用的是何种木材?如何制作?多少工序?文字说明讲“乡间行走的木轱辘车坏了,村民回家拿来工具很快就修好了。”“ 农忙时节村庄里到处可以看见维修木轮车的场景。”拍一组制作或修理木轮车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也可以是耐看的。

 

(10)陈  刚

参选作品:《青春,何处安放》

专家点评:                            

a.闻丹青

       一位职业学校老师把镜头对准自己的学生,这在摄影圈时兴满世界创作的当下实属难能可贵。与拍摄对象常年厮混在一起优势是熟悉情况,但也容易产生视觉麻木,难以发现不一般的角度和画面。这组第一幅夜晚灯光下学生翻阅墙头铁丝网那幅显得十分突出,焦点之外远处虚化的路灯和正在焦点之上逆光效果那只踩在铁丝网上的皮鞋形成强烈对比,画面触动人心。把几十幅照片呈现出来一定需要用一条线索把它们串联起来,哪怕是最简单的时间线。

 

(11)王向阳

参选作品:《高中生》

专家点评: 

a.张献民

       这是一组与少年人沟通的作品。较接近报道。全面反映了高中生生活。

 

(12)邱东慧

参选作品:《“那达慕”会场》

专家点评:  

a.任  悦

       像贝歇一样没有问题,但也要像他们那样达到极致。作者果然有此意?我发现摄影师关于那达慕主题的作品并不只一部,倘若真对那达慕文化有想法:历史、异化的当下、各种不如人意,或许可以把其他相关作品也糅合进来,否则就更像是一个画面收集者,而并非一种文化研究——如他在阐述里所表达的那样。

 

(13)陈  华

参选作品:《关于我故乡的一切》

专家点评: 

a.任  悦

       不大不小的声音,缓缓地陈述,情绪包裹着现实,作品相当耐读,摄影书会是其很适合的一种呈现方式。